以下是web應用防火墻攻擊防護報表攻擊類型及其在日志中的標記說明(括號中為日志中標記):
1. SQL注入(SQLI) #注入漏洞攻擊
2. webshell(WEBSHELL) #網站后門攻擊
3. XSS跨站(XSS) #跨站腳本攻擊
4. 敏感文件訪問(FILEI) #敏感文件或目錄訪問攻擊,例如日志文件訪問
5. 代碼執行(CODE) #任意代碼執行漏洞
6. 惡意掃描(SCANNER) #惡意掃描,一般是非瀏覽器訪問的機器訪問
7. 特殊攻擊(SPECIAL) #這是針對特定漏洞所標記的(如利用Discuz!的某個漏洞攻擊),沒有具體指某種類型攻擊
8. 惡意采集(COLLECTOR) #惡意采集,黑客通過程序大批量采集抓取網頁數據。
9. 遠程命令(OS_COMMAND) #任意命令執行漏洞
10. 文件包含(LRFI) #文件包含(包括本地文件包含和遠程文件包含)
11. 其它攻擊(OTHER) #其他攻擊
12. 協同防御(GLOBAL_DEFENSE) #協同防御,某個攻擊請求被某個節點攔截后,相應的其他節點也攔截這個IP
13. URL限速(LIMIT_RATE) #限制IP訪問頻率而被攔截的請求
14. UA黑名單(UA_BLACK) # user-agent 黑名單攔截
15. 后臺鎖(DIR_LOCK) #非后臺鎖配置范圍內的訪問攔截,比如非法IP訪問后臺鏈接
16. 網址黑名單(URL_BLACK) #網址黑名單攔截
17. IP黑名單(IP_BLACK) # IP黑名單攔截
18. 區域訪問控制(AREA_LOCK) #區域訪問控制攔截
19. app防cc攔截(APP_CC) # app防cc攔截
20. 協同防御IDC IP攔截(IDC_IP) #協同防御IDC IP攔截
21. 協同防御代理 IP攔截(PROXY_IP) #協同防御代理 IP攔截,透明代理、網絡濫用代理等
22. 動態阻斷攔截(WAF_BLOCK) #之前存在web攻擊,后續會依據配置一定時期內動態攔截其后續請求